馒头是中国传统的主食之一,其质地是影响消费者接受度的重要因素。咀嚼性是评价馒头质地的重要指标之一。本研究旨在利用质构分析仪,对不同配方和工艺的馒头进行咀嚼性测定,探讨质构仪参数与馒头咀嚼性的关系,为馒头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。
1. 引言
馒头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,经过发酵、成型和蒸制而成的一种传统主食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消费者对馒头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。馒头的质地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,而咀嚼性是评价馒头质地的重要指标。咀嚼性是指食品在口腔中经过咀嚼后所表现出的物理特性,包括硬度、弹性、黏性和内聚性等。
传统的馒头咀嚼性评价方法主要依靠感官评价,但感官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,难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。质构分析仪是一种能够模拟人体咀嚼动作的物理测试仪器,可以客观、准确地测定食品的质构参数。近年来,质构分析仪在食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,为食品质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。
2. 材料与方法
2.1 材料
小麦粉:普通馒头粉
酵母:活性干酵母
其他辅料:白砂糖、水等
2.2 馒头制作
按照不同配方(面粉、水、酵母、糖等比例)和工艺(发酵时间、蒸制时间等)制作馒头。
将制作好的馒头冷却至室温。
2.3 质构分析
仪器:TA-XT Plus 质构分析仪
探头:P/36R 圆柱形探头
测试模式:TPA(Texture Profile Analysis)
测试参数:
压缩程度:50%
测试速度:1.0 mm/s
间隔时间:5 s
每个馒头样品选取3个不同位置进行测试,取平均值。
2.4 数据分析
利用质构分析仪自带的软件,分析测试数据,得到硬度、弹性、黏性、内聚性、咀嚼性等质构参数。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,分析不同配方和工艺的馒头质构参数的差异性。
3. 结果与讨论
3.1 不同配方对馒头咀嚼性的影响
通过改变面粉、水、酵母、糖等的比例,可以显著影响馒头的咀嚼性。例如,增加面粉的比例可以提高馒头的硬度和咀嚼性,但会降低其弹性。增加水的比例可以降低馒头的硬度,提高其弹性。
3.2 不同工艺对馒头咀嚼性的影响
发酵时间和蒸制时间是影响馒头咀嚼性的重要工艺参数。发酵时间过短,馒头内部组织不够松软,咀嚼性较差;发酵时间过长,馒头容易塌陷,口感也会变差。蒸制时间过短,馒头未完全熟透,硬度较高;蒸制时间过长,馒头容易老化,口感也会变差。
3.3 质构参数与馒头咀嚼性的关系
研究发现,硬度、弹性、黏性和内聚性等质构参数与馒头的咀嚼性密切相关。硬度是影响咀嚼性的主要因素,硬度越大,咀嚼性越强。弹性是指馒头在受到压缩后恢复原状的能力,弹性越好,咀嚼性越好。黏性是指馒头在咀嚼过程中产生的黏附感,黏性适中可以提高馒头的口感。内聚性是指馒头内部结构的紧密程度,内聚性越好,馒头越不容易散开,咀嚼性越好。
4. 结论
本研究利用质构分析仪对不同配方和工艺的馒头进行了咀嚼性测定,结果表明,质构分析仪可以客观、准确地评价馒头的咀嚼性。通过分析质构参数与馒头咀嚼性的关系,可以为馒头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。